高校体育教育现状分析与改革思路
日期: 2020-07-30 16:00:00

  高校体育教育现状分析与改革思路
  作者:张俊勇
  [摘要]高等学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而高校体育教学是高等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肩负着培养学生体育能力,养成经常从事健身锻炼的习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重任。二十一世纪我国高校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作为高校教育有机组成部分的高校体育必须进行同步改革才能适应二十一世纪培养具有开拓精神的综合型人才的需要。为此本文通过对当前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的现状进行研究和探索,从而为今后高校体高校体育改革提供一些思路。
  关健词:高校;体育教育;现状
  高校体育教育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层次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强健的体魄是大学生服务于社会,承担四化建设重任的基本保证,体育素质更是大学生整体素质的重要体现。但是,由于受传统的教育观念和落后的体育思想的束缚,高校体育教育现状仍存在诸多不尽人意之处。
  1高校体育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1指导思想缺乏全面性。自七十年以来,由于不同时期对体育理论认识的不一致,产生了各种指导思想。如体质教育思想、技能教育指导思想、竞技教育指导思想、全面教育指导思想、培养能力指导思想、终身体育指导思想等。从现阶段的高校体育来看,似乎上述各种指导思想都不同程度地仍在起作用但由于各种指导思想较多地强调了某一个侧面,使得当前的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实践大多带有局限性,导致了某种教学思想虽然在某一地区流行一时,但大多未形成全局性改革的良好状态势。增进学生体质,促进身心健康,这个“育人”目标一直没有很好地实现。片面的指导思想一直误导着体育实践,像“自然体育”、“应试体育”及“竞技体育”等都是片面认识的典型产物。
  1.2课程发展滞后于高校体育的总目标。确立正确的高校体育指导思想和合理的课程框架是完成体育工作目标的基本保障。然而,高校体育教学还没有建立起科学的体系。即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社会体育进步、开展素质教育需要的高校特色的体育课程学科体系。其中,关键是理论内容体系与实践教学不配套,原有的教材利用率低,教材内容单调,重技术分析,缺乏健身内容体系的理论与实践和知识、方法介绍,与学生的生活相距遥远,不便于掌握与运用,更难以培养学生体育的意识和能力。
  2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对策
  2.1树立以传授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为先导,以培养学生体育能力为重点,以身心协调发展为中心,以终身体育为方向的指导思想。在继承传统体育思想精华和实践体系的基础上,树立“素质教育”观。把体育健身、健美保健的观点变成学生的自觉意识,让学生懂得健康是当代人才的重要素质,增进健康是历史赋予的使命。促使高校体育教学向“快乐化、成功化、生活化、终身化”的方向发展。
  2.2建立起以合理的运动实践为手段,全面增强体质,发展学生身体活动能力,传授体育文化,培养体育能力的实惯的整体教学体系。在教学内容的选择运用中,要重视运动的内在乐趣、成功的体验和与终身生活的关连;要重视理论教学,注重它的广泛性和实用性,如体育保健、运动处方、体育养生、体育疗法、体育观赏等。在教学形态上,要从实际出发,提高教学的灵活性、自主性和丰富性。要以学生的认识规律为主线组织教学过程,改被动的身体训练式的教学为主动的思考型体育学习。
  3二十一世纪我国高校体育改革发展趋势
  3.1高校体育以终身体育作为现代体育为指导思想。张身体育作为现代的思潮,是高校体育的一个重要指导原则。它的产生与发展与“终身教育”思想的出现以及现代社会的发展对高校体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联系。“终身教育”观点认为,学校的教育意义在于在限量的教育阶段里,培养学生在各种环境中都能独立地进行自我学习和自我发展的能力,因而作为高等教育有机组成部分的高校体育教学也应当以“终身体育”为指导,使每个学生在校学习期间都能积极参与体育学习和自我锻炼,还要使每个学生在校学习期间都能积极参与体育学习和自我锻炼,还要使每个学生具有终身体育的意识、能力和习惯,这是当今高校体育教学的重要指导思想。
  3.2高校体育以俱乐部模式为体育教学的主要模式。随着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不屡深化的发展,俱乐部式的体育教学模式正日益成为二十一世纪高校体育教学的重要模式。我国一些高等学校如深圳大学、湖南大学、华侨大学、浙江大学、河北科技大学等的体育教学均进行了俱乐部教学模式的实践。这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利于增强学生的体育意识,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爱好和经常从事体育锻炼的习惯,深受大学生的欢迎。也有利于调动体育教师的积极性,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俱乐部”型教学模式的特征是:在教学指导思想方法注重学生体育能力的提高和体育兴趣的培养,其教学组织模式的特点是:一、二年级的开设必修专项课,高年级开设选修专项课进行“俱乐部”式教学。这种教学模式的优点是能够较好地发挥学生学习体育的主观能动性。由于能够兼顾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俱乐部教学模式的体育教学可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身体条件和特点自由选项。专项课程设置可根据学校师资力量、场地器材的学生的兴趣爱好应创造条件增设一此具有时代气息、学生所喜爱的新型体育项目,才能充分发挥体育俱乐部的功能。体育教师可按自己的专项特点和自己擅长研究的课题挂牌上课。这样既满足学生学习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将对高校体育教师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彻底改变目前对体育教师要求面面俱俱到、只懂皮毛、无须精通,不符合高等教学对高校体育教师要求的状况。有利于促进体育教师不断提高该专项研究的深度和能力,成为该领域的专家,这对深化高校舍体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是颇有裨益的。

Copyright © 2012 - 2020 cnktyj.cn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家课题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