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推广武术健身功法课程教学内容的研究
日期: 2020-07-30 16:00:00

  对外推广武术健身功法课程教学内容的研究
  作者:郑茗芥  李虎
  摘要:本研究以武术健身功法课程为契点,运用教学实践法、经验总结法等,分析了武术健身功法课程的教学内容,根据课程名称,综述其内容既是武术的,也是具有健身功能的,又是具有功法的,从三个角度来阐述其教学内容的设置,丰富健身功法教学体系,从而更好的满足人们健身娱身的功效,服务于国外武术爱好者的要求。
  关键词:对外推广;武术;健身;功法;教学内容;武术教学方法;
  1前言
  人们利用自己的聪明与智慧,发明了便捷的交通工具代替了跑步与行走、现代化的机器代替了体力劳动、高科技的电脑代替了脑力劳动……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健身在人们意识中的地位不断上升,而武术健身运动所追求的“天人合一”、“内外合一”、“形神共练”的传统文化特色正与现代社会人们的健身意向相契合,因而武术健身运动迅速地深入到民众之中。在中国,武术健身成为广大民众喜闻乐见的健身方式;而在西方追求“更高更快更强”的运动理念的环境下,突出武术健身功法的综合性,特别是在人们面对每天都要面对新的事物,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身心各方面的负荷相对比较重的情况下,故而掌握合理有效的放松手段对每一个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而且我们更应该弘扬和继承优秀的中华传统健身体育精神。武术功法,是以掌握和提高武术套路和格斗技术、诱发武技所需的人体潜能为目的,围绕提高身体某一运动素质或锻炼某一特殊技能而编组的专门练习,提高肢体关节活动幅度及肌肉舒缩性能的“柔功”,锻炼意、气、劲、形,完整一体的“内功”,发展人体平衡能力。从目前见到的文献来看,武术功法是随武术的萌生而兴,随武术的发展而盛,随武术技术的演进而变化的。
  2研究结果与分析
  2.1武术健身功法的教学内容
  站在教学论的角度,我们把课程理解为:是体育教学内容及其进程的总合,使教师和学生进行各种学习活动的总体规划,是体育教学活动的内容纲要和目标体系。暂且称为教学的“课程内容”1。武术健身功法所带来的放松不是那种冲破运动的痛苦而达到的放松状态,也不是在椅子上打盹所带来的轻松,它体现了新的运动观,把健身、防身、技击、内意融合在一起,使意念和肌肉达到内在的相互结合的状态,把注意力集中到肌肉和人呼吸的感觉上,在训练过程中要求运动员静,动作配合呼吸要缓,否则内意活动跟不上,缓慢而悠长的呼吸可以增强全身肌肉放松的反应,找到内心平静的时候,运动和呼吸、身体和精神就会感觉很放松。从各个关节角度的活动,对人们来说是一个合理有效的放松手段,在运动量合理的情况下,这种放松是更深层次的,从而能持续更长时间。
  2.2武术健身功法课的教学内容特点
  本课程的名称为“武术健身功法”,其内容既是武术的,也具有健身的功能,又是具有功法的。所谓武术的,是指它的内容没有脱离武术的特点,在功法的内容里有折叠功、缠丝功等;所谓健身的,是指它没有脱离中医的修炼方式,通过练习本套功法,学生在健身、修为方面会有新的体会;所谓功法,是指它突出武术功力,在练习中两劳宫穴相对,气感强烈,加上两人辅助施加阻力的方法,使学生更能体会武术功力,更能突出功法的特点。另外以意念和身体训练为内容以某些方式——肌肉力量、有氧水平、柔韧性和身心平衡来促进健康,同时可以使你以不可衡量和意守的方式来增强你的意念,可能达到冥想的境界,集中了高深的内在的意念指导的身体训练。简言之,就是你让你的意念和肌肉,呈现出和达到内在的相互结合在一起的状态。“意守(inwardfocus)”意思是你把注意力集中到你的肌肉和呼吸的感觉上,通过这种意念的集中导致的冥想状态归因于意念-身体运动2。武术健身功法课程通过这部分教学内容去有效地锻炼学生的身体,并通过时间让学生掌握一些锻炼身体的基本原理和手法。本套功法动作简单,易学易记,体用兼备,可以通过对练的形式,把人体作为研究对象和练习对象,使肌肉本体用力产生本体位移,层层递进,一线贯穿,从个人练习到两人搭手位移练习,整套功法简单易学、锻炼时可多可少,随处可练,但行简意繁,重在对意念的培养,安全有效,达到健身的效果。
  2.3武术健身功法学习要领
  两脚分立与肩宽,感觉两脚真正地根植于地上,重心落于两脚中间或脚后跟,膝盖稍微弯曲。武术功法运动通过下肢的神经和肌肉的本体感受可以大大地提高身体平衡能力,反馈神经和肌肉,使肌肉对空间位置的感觉更好,掌握好平衡能力就不会摇摇晃晃,对学生来说非常有益。在意念身体运动中,初练习时两个动作之间的转换过程有些生硬,但是要求动作连续而流畅,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没有间隔。要求身体动作和呼吸在同一时间到达固定的位置,而不管身体的每个部分要运动多长距离,但它们还不停留在一个位置。在武术健身功法运动中没有句号,当我们到达看来是结束的地方,它只是动作的一部分,并且通过它流畅地转到下一个动作。

Copyright © 2012 - 2020 cnktyj.cn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家课题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