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优势互补研究》研究报告
日期: 2020-07-29 16:00:00
摘要: 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各有其优势,也各有其不足。传统教学手段与多媒体教学手段存在着有益的优势互补关系。根据不同学科的特点,采取科学的教学策略,充分发挥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两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优势,可以形成优势互补,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取得最佳教学效果。

 

关键词: 传统教学  多媒体教学  优势互补  策略  实施途径

 

2006年9月,经安徽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领导小组评审确认,我校成为安徽省第三批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同年申报的《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优势互补研究》课题,也被立项为安徽省第三批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课题(批准立项编号:AE0608104)。本课题主要研究的问题是: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各自具有哪些优势,以及如何在中学课堂教学中实现二者的优势互补。

在课题获准立项后的三年多时间里,学校高度重视本课题研究,分管教学校长亲自挂帅,教科室主任负责具体落实,各学科骨干教师紧密协作,按计划、有步骤、分学科开展课题研究,取得了预期成果,实现了课题主要研究目标,完成了主要研究任务。

一、课题的提出

1、研究背景

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信息技术对社会的影响日益广泛而深远,如何培养适应信息社会需要的人才,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推动教育改革促进教育现代化,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重点。一些发达国家率先建设了信息高速公路并把它连入每一所学校、教室,为每一个孩子提供使用电脑和上网学习的机会,要求每一位教师为此做好准备。日本于1995年开始实施著名的“百校计划”,深入探讨新型教学模式,帮助学生适应信息社会的要求。美国在1996年、2000年和2005年的国家教育技术计划目标先后提出“所有的教师和学生都将能够在教室里使用现代多媒体计算机”“所有的教师和学生都将能在教室、学校、社区以及家中使用信息技术”“所有的教师都将有效地运用技术帮助学生达到较高的学业水准”“加强信息技术运用的师资培训”“进一步使教学內容网络化和数字化”。此外,英国、法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韩国、新加坡、印度等国,也都在利用网络构建终身学习体系,开展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育改革研究与实践。

世纪之交,我国政府高度重视信息化的发展,特别是对教育技术在促进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和教育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十分重视。2000年10月,教育部召开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部署实施校校通工程、普及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推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计划用5-10年的时间,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实施“校校通”,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的跨越式发展。用信息技术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成为教育研究领域的重大时代命题。“九五”和“十五”期间,教育部和各省教育厅都开始实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工程。我省电教馆先后确定了三批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并结合实验工作的开展组织实验学校进行课题研究。2006年,我校积极申报并最终被确定为安徽省第三批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如何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技术,并结合学校实际,深入探讨和总结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各自的优势,进而实现两者在课堂教学中的互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升教学质量,成为我们关注并急于探究和解决的课题。在此背景下,我们借成功进入省第三批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行列的东风,采取以课题研究推动实验工作开展的策略,申报了省级课题《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优势互补研究》,获准立项。

2、研究目的、意义

我校是省示范高中、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自2006年9月开始进入高中新课改实施阶段和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全面建设阶段。我们选择研究的《传统教学方法与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优势互补研究》课题,是依据《安徽省“十一五”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课题研究指南》,并结合基础教育实际情况确立的。我们试图从新课程改革和创新教育的理念出发,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深入研究传统教学方法与多媒体教学手段各自的优势和不足,并力求有效整合两者的长处,使两者优势互补,更有效的用于中学各学科教学,全面推动高中新课改工作的深入开展,使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在原有的基础上,取得长足的进步,获得更大的提高。

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各有其优势,也各有其不足。科学认识二者之间的关系,扬长避短,形成优势互补,以切实提高中学课堂教学有效性,在多媒体作为一种新兴的、先进的教学技术已被广泛引进课堂的今天,不仅十分重要而且十分必要。但关于多媒体教学方法与传统教学方法的比较研究还处在一般的零星的经验总结阶段,尚未形成规律性的认识,研究的空间还很大。

本课题结合新课改开展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优势互补的实践探索与研究,通过探索信息化时代如何改革传统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模式,总结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进行教学的方法和经验,形成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的优势互补策略,对解决信息技术条件下,如何进行学科教学设计,如何调控学科教学过程,如何有效实施教学活动以达成教学目标,实现传统教学方法与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优势互补,从而更加有利于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更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3、理论依据

(1)新课程理论

新课程理论要求“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同时也认为,发展现代教学技术,并不是要抛弃一切传统的教学技术,而是要把教学技术和传统教学手段结合起来,努力挖掘所有教学技术手段的使用价值,积极促进各种技术手段之间的协同互补,从而促进教学技术体系整体协调发展。

⑵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以自己原有的知识结构为背景,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在与客观教学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学习者自己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是引导者、促进者和帮助者。

⑶多媒体教学生成理论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理查德.E.迈耶博士的多媒体教学生成理论,关注怎样呈现信息以促进人们的理解,是目前利用多媒体进行学习和教学、设计数字学习材料的重要理论依据。

该理论认为,只有当学习者在认知加工的各个阶段中积极进行思维参与时,有意义学习才能得以发生。

学习者通过包含文字和图片的多媒体材料学习,学习深度比单纯文字材料好;不含无关文字、声音、视频等要素的学习材料比包含无关要素的学习材料更能促进学习者的学习。

当多媒体材料中动画和解说相结合呈现时,学习者使用多媒体材料学习的效果好于使用动画和解说隔离呈现的学习材料;书页或屏幕上的文字与其相对应的画面邻近呈现比隔开呈现能使学生学得更好。

通过“动画+语音解说”学习材料进行学习的深度好于使用“动画+屏幕文字”学习形式的学习材料。

利用“动画+语音解说”的多媒体材料进行学习的深度好于使用“动画+语音解说+屏幕文字解说”形式的多媒体材料。

通过交谈风格的多媒体材料进行学习,效果好于通过解释性风格的多媒体材料。

当学生能控制多媒体材料呈现进度时,其学习效果较好;通过标记过的多媒体材料进行学习,效果好于使用未标记的材料。

通过“静态图片+文字”的学习材料进行学习,效果好于“动画+语言解说”形式的学习材料。

二、课题的研究设计

1、概念界定

⑴传统教学

是指以书本为载体,以教师为中心,以教师讲解和学生听讲与练习为主要活动方式的一种教学模式。其主要教学手段是教师的口头传授、粉笔板书、实验演示等,教具主要是粉笔、作图工具和分散使用的电教设备等。教师凭借一本教材、一本教学参考书、一支粉笔、一张嘴,即可按照教学论原理以班级组织和课堂教学形式有目标、有计划、有重点地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完成教学任务,学生对知识的获取依赖于教师的传授和点拨。

⑵多媒体教学

是特指运用多媒体计算机并借助于预先制作的多媒体教学课件来开展的教学活动过程。其主要教学手段是使用多媒体教学课件进行投影演示。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通过教学设计,选择和运用现代教学媒体,以多种媒体信息作用于学生,完成教学流程,学生对知识的获取不再仅仅依赖于教师的传授和点拨。

⑶优势互补

是指不同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各有其独特的强势特征和功效,并存在互补关系。通过授课者的精心设计和合理运用,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做到扬长避短,形成有机融合。

⑷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优势互补研究

是指在中学课堂教学范畴内,研究传统教学模式在教学手段使用上有哪些优势,多媒体教学模式在教学手段使用上有哪些优势,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如何采取有效教学策略,各去其短各扬其长,有效整合,形成优势互补。

2、研究目标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总结出传统教学的优势与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及优势互补教学策略,促进教师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的更新,有效整合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逐步实现课堂教学手段运用的科学化和多样化,从而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升教学质量。

3、指导思想原则

本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是:在科学发展观引领下,从新课程改革和创新教育的理念出发,立足学校实际,服务课堂教学,以问题为课题,理论与实践结合,借鉴与创新结合,深入研究传统教学方法与多媒体教学手段各自的优势和不足,并力求有效整合两者的长处,使两者优势互补,更有效的用于中学各学科教学,全面推动高中新课改工作的深入开展,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使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在原有的基础上,取得长足的进步,获得更大的提高。

本课题研究须坚持的研究原则是: (1) 方向性原则。研究课题必须以“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为研究对象。面向中学课堂教学,定位“优势互补” (2) 科学性原则。课题立项,立足校情实际,进行科学论证,保证课题的科学性;课题的组织管理与实施要科学化,加强过程监控、实验数据和文档资料的管理。(3)组织性原则。课题要统一组织,加强管理。课题组的所有成员要有全局观念,认清所从事的工作在整个课题研究中所处的位置,顾全大局,圆满、顺利地完成实验研究。

4、研究内容

⑴传统教学方法的优势和不足:根据各学科教学特点,分学科总结课堂教学中运用传统教学方法有哪些优势,存在哪些不足。在此基础上进行归纳总结。

⑵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优势和不足:根据各学科教学特点,分学科总结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有哪些优势,存在哪些不足。在此基础上进行归纳总结。

⑶传统教学方法与多媒体教学手段优势互补教学策略与实施途径:通过对传统教学方法与多媒体教学手段各自优势和不足的分析归纳,探索和总结传统教学方法与多媒体教学手段优势互补教学策略与实施途径,指导课堂教学实践。

5、研究方法

⑴文献研究法

   搜集、鉴别、整理文献,并通过对文献的研究形成对事实的科学认识的一种方法。通过文献研究法,可以解决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并可从他人既有研究成果中获得有益启示和必要借鉴,明确研究方向。

⑵行动研究法

在实际情景中,由实际工作者和专家共同合作,针对实际问题提出改进计划,通过在实际中实施、验证、修正而得到研究结果的一种研究方法。采取行动研究法,可以边探索边行动,边行动边探索。从实际问题出发,通过研究、实践,解决问题,探索新理论,进一步指导实践。

⑶经验总结法

通过对实践活动中的具体情况,进行归纳与分析,使之系统化、理论化,上升为经验的一种方法。采取经验总结法,要以客观事实为依据,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要正确区分现象与本质,得出规律性的结论。

三、课题研究实施过程

1、实施步骤及具体措施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06年6月-2006年10月)

按照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管理要求,依据《安徽省“十一五”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课题研究指南》,组织各学科教研室主任和科研骨干教师经过认真研讨,选定《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优势互补研究》作为研究课题。

⑴申报课题。确定课题名称、研究内容和人员分工,填写并提交项目申请书。

⑵制订方案。课题立项后,依据课题立项申请书,并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了翔实可行的课题研究实施方案,用以明确课题研究方向,统一课题研究人员思想,指导课题研究人员开展工作。课题研究实施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指导思想; 2、研究目标;3、研究内容; 4、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5、研究阶段与实施步骤;6、人员分工与预期研究成果。

⑶课题开题。召开开题报告会。依据课题研究实施方案,拟定课题开题报告,召开开题报告会,对课题作进一步论证和修改完善,对课题组活动提出明确要求,作出具体安排,实行规范管理。

⑷成立子课题组。依据课题立项申请书和实施方案,对研究任务进行分解,按学科成立了10个子课题组,要求各子课题组制定研究计划,根据不同学科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研究。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06年11月-2009年11月):

课题开题后,课题组依据课题研究实施方案,采取有力措施,督导课题组全体成员按计划实施研究,开展活动。

⑴组织开展培训

派出课题组负责人和主要研究人员参加省市级课题研讨和培训会议,接受培训,获取信息,回校后向课题组全体成员传达会议精神,并利用有关会议资料和课件对课题组全体成员进行理论培训。

组织课题组教师参加学校统一安排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培训,使课题组教师人人顺利通过考试,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网络操作技术和相关常用软件的应用等,做到人人会制作课件上多媒体课。

⑵添置必要设备

学校先后投资几百万元,用于建设多功能报告厅和专用多媒体教室、电子备课室、电子阅览室、安装教室多媒体投影设备、购置教师专用笔记本电脑。课题组教师人手一台笔记本电脑。各子课题组充分利用学校提供的便利条件,积极使用笔记本电脑和教室多媒体投影设备开展多媒体教学,积累第一手研究素材,开展课题研究。

⑶定期研讨交流

课题组每学期期初和期末召开一次例会对课题研究活动进行布置和总结。各子课题组利用每月一次的教研组例会定期进行交流。

⑷搜集整理资料

通过网络等渠道搜集与本课题研究相关的资料,各学科子课题组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搜集相关资料,并结合自身教学实际,分学科开展研究,总结出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在本学科教学中的优势与不足,撰写论文。

⑸撰写教学设计

课题组成员结合本课题研究,对多媒体教学进行系统的认真的梳理和总结,每人精心设计一堂多媒体课教学,撰写一份多媒体课教学设计(或对自己已上过课的多媒体教学设计进行修改完善),参加市级评选。

⑹制作教学课件

课题组成员依据多媒体课教学设计,每人制作一份有特色的多媒体教学课件(课件要能体现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优势),参加市级多媒体课件评选。

⑺借助平台展示

教科室安排课题组教师使用多媒体课件上校内公开课、观摩课,推荐课题组教师参加省市级观摩课、电教论文、课件制作和课堂教学录像比赛,利用各种机会进行展示和总结。

第三阶段:结题阶段(2009年12月-2010年4月):

课题组制订并向省市电教馆提交结题预案。按计划对课题组前期工作进行总结,对有关文字材料进行分类整理;细化各学科子课题组成员分工,明确任务和进度,落实到人,确保按时按质按量完成结题的所有准备工作,确保课题顺利通过结题验收。

①撰写科研论文、研究报告

课题组成员结合本课题研究,撰写一篇有质量有见地的论文或研究报告,总结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在本学科教学中的优势与不足,阐述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优势互补策略与实施途径。论文参加市级电教论文和教育科研论文评选

②撰写课题结题报告

课题组负责人全面回顾和总结课题组开展的研究工作,汇集各学科子课题组系列论文或研究报告,深入研究,分析现象,总结规律,得出结论,形成系统全面的结题报告。

③汇编课题研究成果集

课题组对课题研究过程中积累的各种材料进行分类整理,确定适当的体例,汇编成一本课题研究成果集,以方便课题结题验收专家组查验和课题组推广成果。

④递交结题申请,迎接结题验收

根据课题研究进展情况和实际进度,适时申请结题;迎接结题验收

2、中期检查情况

根据省、市电教馆文件要求,课题组认真撰写了《安徽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课题研究中期报告》,通过安徽教育资源网上传省电教馆,报告了研究工作的主要进展、存在问题、重要变更、下一步计划、可预期成果等(详见课题研究中期报告)。

四、课题研究的主要成果

1、主要结论及分析

⑴传统教学的优势与不足。

与多媒体教学手段相比较,传统教学手段的使用具有以下优势。

①备课省时省力。传统教学,备课时也需要查阅搜集资料,也要花费一定时间、精力,但无需像多媒体教学那样花费大量时间、精力,去搜集大量的文字、图片、音频和视频资料,并进行加工制作。因此,使用传统教学手段进行课堂教学,在备课环节相对省时省力。

②教学成本较低。使用传统教学手段进行课堂教学,无需像多媒体教学那样必须有成本较高的多媒体设备(电脑、投影仪、操作台、话筒等),只要有一支粉笔,有几件简易教具(挂图、作图工具)、一般的电化教学设备(录音机、投影仪)或实验器材即可应付裕如,而这些教学设备的成本比多媒体设备的成本要低得多。

③操作灵活自如。在课堂教学中,传统教学手段的使用非常方便非常灵活,拿起粉笔就能板书,拿起作图工具就能在黑板上绘制图形、表格,摁下按纽就能播放录音朗诵、投影幻灯片,即使电力供应中断也不影响正常教学,不像多媒体教学那样完全依赖电力供应。

④可以随机应变。在课堂教学中,往往会出现备课时未曾预料到的、不在教学设计控制中的突发情况,如由学生答问或提问衍生出的问题,这些临时生成的课堂教学内容也是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需要教师临机处置。这在传统教学的课堂上是经常出现的,教师完全可以随机应变灵活处置而不影响授课进度和授课效率。

⑤方便临场发挥。教师在教学进程中往往因师生互动而突发教学灵感,产生一些奇妙的而又非常符合当时教学情境的不吐不快的教学内容,这时教师完全可以做到很好的临场发挥,产生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这种情形下,传统教学比多媒体教学更适合也更方便教师的临场发挥。

⑥直接影响学生。传统教学中,教师的个人特长、个性化教学风格与学科教学内容的有机结合,往往有相得益彰的功效,能直接影响学生。如漂亮的字迹、美观的板书、声情并茂的朗诵、流畅潇洒的作图、动作娴熟的实验演示,通常都能给学生留下终生难忘的深刻印象,并能产生或直接的或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学生更崇敬更仰慕老师,进而爱屋及乌更喜欢这个老师所教的这门学科。而多媒体教学在这方面则无疑要逊色得多。

⑦留有想像空间。传统教学多使用语言讲授知识,虽然不够直观,但完全可以做到绘声绘色,绘形传神,而且也正因为没有视频的定格和先入为主,所以更能凭借语言的魅力和魔力给学生留下无限丰富的想像空间和多姿多彩的审美感受,这与多媒体教学太满太实缺乏留白阻塞想像的弊端恰成鲜明对比。

传统教学尽管具有上述一些优点,但毋庸讳言,与多媒体教学手段相比较,传统教学手段也有其明显的不足,主要是:①讲授内容受到时空限制。②不能展示三维空间图像。③不能模拟实验操作过程。④不能重复回放教学内容。⑤单位时间信息容量偏少。

⑵多媒体教学的优势与不足

与传统教学相比,多媒体教学具有以下优势:

①直观性。多媒体课件能化抽象为具体,化呆板为生动,突破视觉限制,突出教学要点,使学生能多角度地观察对象,建立空间概念,在直观形象基础上培养思维能力,有助于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方法的掌握。

②形象性。多媒体课件能提供图、文、声、像,形象生动,可以对人的视觉、听觉甚至心理触觉产生全方位的刺激,可以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有助于多角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节学生学习情绪,集中学生学习注意力,帮助学生掌握所学知识。

③动态性。多媒体课件可以化静为动,能按超文本、超链接方式组织管理学科知识和各种教学信息,有利于反映概念及过程,能有效地突破教学难点;有利于突破传统教学中单调、枯燥的教学过程,有效的组织课堂教学。

④交互性。多媒体课件通过互动环节设置,使学生有更多的参与机会,学习更为主动,并通过创造反思的环境,有利于学生形成新的认知结构。

⑤模拟性。多媒体课件通过多媒体实验,能实现对普通实验的扩充,并通过对真实情景的再现和模拟,培养学生的探索、创造能力,不仅有利于学生的主动发现、主动探索,还有利于发展联想思维和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

⑥针对性。多媒体课件可以通过设计不同难度不同内容的问题或练习,使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教学成为可能。

⑦重复性。多媒体课件可以重复回放教学内容,有利于突破教学中的难点,帮助学生记忆,克服遗忘,牢固掌握所学知识。

⑧高效性。多媒体课件特有的大信息量、大容量的特点,能增加课堂教学容量,优化教学结构,突破空间限制,节约教学时间,扩大学生知识视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多媒体教学手段优势明显,如果单一使用或使用不当也有弊端:①备课费时费力;②教学成本较高;③操作比较机械;④不能随机生成;⑤不便教师的临场发挥;⑥不利于教师教学基本功的全面提高和个人特长的全面展示;⑦某种程度上阻塞了学生的想像空间,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⑧信息量过大,取舍不当容易形成信息污染,影响教学效果。⑨过于注重形式,容易喧宾夺主,影响对教学内容本身的学习和消化。

⑶传统教学和多媒体教学优势互补教学策略,

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策略,能充分显示和发挥传统教学和多媒体教学各自优势,形成互补,从而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策略一:转变教师教学观念,让传统教学手段和多媒体教学手段为教学添彩。

实现多媒体教学和传统教学手段在课堂教学中的优势互补,首要前提是要大力促进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和教学理念的更新。否则,极有可能“穿新鞋,走老路”。对传统教学要作实事求是的正确评价,对先进的现代教育手段也要客观地进行研究与分析,各扬其所长;要以素质教育和新课程理念为统摄,实现“两种教学”手段的优质“整合”与优势互补,让传统的和现代的一切教学手段为我所用,做到以人驭物,用其所长,用之恰当。

转变教师教学观念,可以从两方面入手,一是认真学习现代教育理论,让教师真正认识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于课堂教学是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是实施新课程改革的需要,不学习和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就跟不上现代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步伐,是要落伍的。二是积极开展现代教育技术培训,让教师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方法和手段,了解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所在及其对课堂教学行为的巨大影响,进而主动去学习和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操作技能,把以多媒体技术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技术大胆、灵活、有效地运用到各学科课堂教学中去,并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结合,形成优势互补,相得益彰。

策略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传统教学手段和多媒体教学手段为课堂生辉。

传统教学也好,多媒体教学也好,只有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兴趣,这种教学才是有效的,才是可利用的,否则就不可用。

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或传统教学手段,都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关键是要充分发挥它们各不相同的激趣优势,首先要了解它们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面都有哪些优势可供发挥,其次要结合教材内容确定要使用的教学环节,同时还要研究教学对象学生的学习心理和学习需求。只有这样,才能在实际运用过程中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最大限度地激发起学生学习兴趣,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策略三:分清主次,加强融合,让“教师主导”“学生主体”都得到充分体现。

传统教学手段是常规教学手段,是最习见最常用最主要的教学手段,可以说每个学科的每一节课都要用到它,而多媒体教学手段在目前阶段还只是一种辅助教学手段,还没有成为每一节课都必用的常态的教学手段,它更多的是作为一种炫耀和点缀出现在所谓的公开课或某些复习课、讲座课上。因此,就目前而言,在教学策略上还是要以传统教学手段为主,以多媒体教学手段为辅。

多媒体教学不可能抛弃所有的传统教学手段,更不能替代教师的应有的创造性工作。因此在设计多媒体教程时,要把握好多媒体的使用时机,正确处理多媒体和粉笔、黑板、普通教具、语言表达之间的关系,特别要考虑时间因素,正确处理好多媒体教学时间(操作时间)与适时的课堂讲解、板书、交互、反思之间的关系。

使用多媒体上课,教师在“教”中的主体地位要突出,而不能以“机”取而代之。课件的演示不能代替老师的讲解,老师的主要任务是合理组织、正确引导、相机点拨,而不是不断地点击鼠标,用事先设计的课件流程取代学生思维的发展轨迹,让学生在台下仰着脖子当观众。教师应该以自己的激情,唤起学生的热情,用充满情感的话语和体态,传达自身的情感体验,同时也要关注学生的情绪变化,引导学生体验、表达。如果老师被多媒体软、硬件所取代,师生的感情交流就无从谈起。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教学活动的积极能动的参与者。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通过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学会学习,主动发展,这正是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性能动性作用的体现。教学中,利用多媒体可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图、音、文交互的特点,提出开放性的问题,创设巧妙的情境,激发学生更强烈的参与意识,为学生主动学习提供开放的活动环境。这当然比传统的教学方法要优越得多,也更容易实现学生求知过程的“主动化”。例如,在复习课中,运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教学情境,设置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抢答题、辨别题等,采用一题多解、改错、讨论、自测、表演、竞赛等方式,将有利于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更能鼓励学生探讨,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觉地、主动地活动,成为积极的参与者和探索者,而不是被动的接受者,更能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增强学生的学习内在动力,提高学生思维的质与量。

策略四:整体把握,有机结合,扬长避短,注重实效

各种媒体,各种教学手段,都有其自身的作用和特点,它们在课堂教学系统中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在教学中,对不同教学手段的使用,必须做到整体把握,有机结合,扬长避短,注重实效。

综合使用各种教学媒体,有利于调动学生所有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有利于突破学科教学难点。在各学科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需要,有针对性的选取适当的教学手段(包括传统教学手段和多媒体教学手段),合理地使用各种媒体(包括现代媒体——幻灯、投影、音响、音像媒体和多媒体电脑等,和传统媒体――教材、图片、表格、地图、实物模型、标本等),用于解决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只有合理使用各种媒体各种教学手段,才能使课堂教学发挥出最大的整体效益。

用人用其长,使用教学手段也是如此,一定要扬长避短,注重实效。任何学科任何教师都绝不能脱离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想当然地使用某种教学手段,而不计成本不计后果,落入形式主义的泥淖。能用传统教学手段解决的,能利用语言讲清讲透的,就不一定非用多媒体手段。搞形式主义,只会使课堂教学变成各种电教手段的演示会。真正的课堂教学,负责任的课堂教学,一切要以教学效果为准绳,充分发挥传统教学手段和多媒体教学手段各自的优势,力避两种教学手段的不足,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多媒体教学和传统教学手段的优势互补,真正实现课堂教学的“多快好省”。

策略五:因“材”施教,因“地”制宜,灵活运用,合理优化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选择,应根据不同学科的实际教学需要,结合教师个人专长的发挥,尽可能寻求传统教学手段与多媒体教学手段的有机结合,做到因“地”制宜,因“材”施教,以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因“材”施教,是指教学手段的选择和使用,要根据教材内容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具体到一篇教材一节内容,适合用多媒体则用,不适合则不用;用小黑板、投影仪、录音机能解决的问题就不用多媒体;多是文字表述的不用多媒体;在空旷的多媒体教室上课师生交流不理想的不用多媒体。以语文学科为例,还可以根据文章体裁决定是否采用多媒体,如说明文,像介绍建筑物、工艺流程等内容,学生了解不多,学起来困难很大,如果利用多媒体播放有关资料就可以收到身临其境、清楚明白的效果,再如叙事、抒情一类文章,关键在揣摩、领悟上,用了多媒体反而会限制学生们的联想和想象能力。

因“地”制宜,是指在选用各种媒体组合时,要把它放到课堂教学过程的整体系统中去设计、去构建,充分考虑与教学过程中的其他要素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在综合各种因素的基础上,遵循低成本、高效率的原则,选用最优效果的媒体(包含传统媒体),从而实现多种媒体的最优化组合。  

⑷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手段优势互补的实施途径。

要实现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方法优势互补,不仅要深入挖掘两种教学方法的优势,而且要寻找发现两种教学方法优势互补的具体途径。

实施途径一:根据不同学科特点,有区别地使用传统教学方法与多媒体教学手段,实现优势互补。

语文学科既具有工具性又具有人文性,教师应尽可能多的发挥传统教学方法的讲授优势,通过听、说、读、写训练,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让学生学会掌握和运用语文工具;同时结合文本所蕴含的情与理,给学生以熏陶和启发,突出人文因素在教学中的作用。在此前提下,适当辅以多媒体教学手段,为课堂教学锦上添花。

思想品德课,教师采用讲授法,以多种蕴含感情色彩的教学形式、清晰流畅富有条理的语言讲述,营造适宜的学习气氛,对实现教学目标非常重要,它能积极影响学生的心理,使之产生深刻的共鸣。特别是学习有关纪律、道德、思想、品格和情感教育等教学内容时,应有意识采用传统教学方法,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以产生鲜明的导向作用。

历史学科,包罗万象,内容纵横古今,关涉中外。教师可以发挥多媒体教学方法的媒体与显示优势,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使学生不仅能接触书本教材的内容,而且可以广泛的接触教材以外的学习资源。文本、声音、图画、动画和视频等多媒体表现形式,不仅能扩大知识容量,而且也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形象可感,更能激发起学生学习历史的浓厚兴趣。

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学科,有很多抽象的知识,教师可以发挥多媒体教学方法的媒体模拟与放映优势,促进教学形象生动化。如研究交变电流时,对于交流发电机的结构、交变电流的产生过程、周期性、交变电流的图象问题,在操作演示的基础上(电流表的指针随着手摇发电机的转动而左右摆动、用示波器观察正弦式交流电的图象),再运用多媒体课件(如下图所示)来分析发电机的结构、交变电流产生原理,则可以将交流发电机的工作过程形象化,直观地展现在学生的眼前;交流电流产生过程的周期性、其峰值、其变化规律与图像等一并可以通过软件直观地模拟表现出来,可以化抽象为形象、将静态变为动态。



 

·

×·

中性面

0

e、u、i

·

T/4



T/2

3T/4

T



 

 

 

 

 

 

 

又如,关于“两列相同频率机械波的叠加时的干涉图样”的教学,其动态的变化过程,用语言描述时,学生难以理解接受。在黑板上板书作图时,即使是有美术功底的老师,也只能画出一个静态的、某一时刻的干涉图样。而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可以很好地将其变化的过程动态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在清晰的视觉之后,是教学内容的难度大幅度地降下来,对内容的学习与理解,轻松了很多。

实施途径二:根据不同教学课型,有侧重地使用传统教学方法与多媒体教学手段,实现优势互补。

新授课,教师可以发挥传统教学方法与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不同优势,用两种方法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教学,既能保证学习目标的顺利完成,又能很生动且较轻松的突破教学重难点。

复习课,教师可以发挥多媒体教学知识容量大,可以重复回放的优势,系统的展现章节结构,巩固章节知识,完成复习教学任务,满足拓展提高学习和补充学习的需要。

辅导课,教师可以发挥多媒体教学方法的形式多样优势,打破一种固定的模式和学习内容的局限,通过教学设计,提供多套学习方案和学习方法,充分实现分层教学,

探究课,教师可以发挥多媒体教学方法的互动优势,促进探究式学习。相对传统教学,教师运用多媒体教学平台和教学方法,更容易为学生的学习设置探究的情境,营造探究的氛围。

实施途径三:根据不同教学环节,有选择地使用传统教学方法与多媒体教学手段,实现优势互补。

同一节课,可以根据教材内容和实际需要,在不同教学环节分阶段灵活运用多媒体教学或传统教学手段。

导入新课环节,宜多使用传统教学方法,辅以多媒体教学手段。

学习新知环节,可以根据实际需要,交替使用传统教学方法和多媒体教学手段。

总结知识环节,适合口头小结的就用传统教学方法,内容多而复杂的宜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课堂练习环节,根据题量多少,可以有选择地使用传统教学方法与多媒体教学手段。

复习巩固环节,宜多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辅以传统教学方法。

实施途径四:根据不同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使用传统教学方法与多媒体教学手段,实现优势互补。

同一章节教学内容,可以在不同的课时中分别运用多媒体教学或传统教学手段,在一段教学时期中实现多媒体教学和传统教学手段优势互补。如开始学习某一章节时,教师可以优先考虑传统教学方法,让学生对新的章节内容和学习要求有一个适应过程,并打下一定的基础;在中间小节用两种方法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教学,既能保证学习目标的顺利完成,又能很生动且较轻松的突破教学重难点;在章节结束部分用多媒体教学方法,能系统的展现章节结构,巩固章节知识,也能较容易的完成拓展提高学习和补充学习需要

实施途径五:根据不同教学特长,有个性地使用传统教学方法与多媒体教学手段,实现优势互补。

不同的老师具有不同的教学特长,可以有个性地使用传统教学方法与多媒体教学手段,实现优势互补。

有语言天赋,长于讲授的老师,可以发挥传统教学方法的讲授优势,突出人文因素在教学中的作用;人文因素对教育的影响,是任何教学方法所不能取代的。

亲和力强,长于交流的老师,可以发挥传统教学方法的亲和优势,突出师生的情感交流作用。教师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个眼神、一个暗示,对学生的学习影响都非常大。

    有表演天赋,长于演示的老师,可以发挥传统教学方法的表演优势,展现教师的示范作用。有的知识是不能完全简单依靠语言和描述能让学生容易理解到的,还需要一定的过程演示和真实展现才会形象生动的让学生领会到。

2、特色与创新之处

⑴课题与问题结合。将教学中的问题提炼为研究课题。所有研究均围绕建设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这一总目标,以推动中学课堂教学改革为目的,分学科开展研究,破解教学难题,为课堂教学服务。

⑵总结与探究结合。采取螺旋式上升研究模式。课题组教师一边从事教学,一边开展研究,一边进行总结,在教学中探索,在研究中修正,在总结中调整。

⑶培训与研究结合。课题组在积极开展课题研究的同时,大力加强对教师的多媒体电脑操作技能和多媒体教学课件制作技能的培训,使教师通过培训掌握技能,为顺利开展课题研究插上翅膀,

⑷借鉴与创新结合。课题组通过搜集阅读相关文献和资料,从中学习教学理论,借鉴他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自身教学实际,分学科开展研究,总结出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在本学科教学中的优势与不足及互补策略,做到既有借鉴又有创新。

⑸科研与常规结合。课题研究和常规教研有机结合,利用定期的教研组和备课组活动开展课题研讨交流;派出课题组负责人和主要研究人员参加省市级课题研讨和培训会议;安排课题组教师使用多媒体课件上校内公开课、观摩课,推荐课题组教师参加省、市级观摩课、电教论文、课件制作和课堂教学录像比赛。

⑹科研与课改结合。课题研究有力推动了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在学校实施的“学案导学法” 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实验中,课题组教师成为改革的主力军,构建起教育信息化环境下的创新教学模式,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

3、主要成果

通过三年多时间的探索研究,课题组基本完成预定任务,取得了一批显性的和隐性的研究成果。

⑴总结了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各自的优势与不足,为各学科教师正确合理地选用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提供了借鉴的依据。

⑵总结出了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优势互补的5种教学策略和4种实施途径,在一定程度上和一定范围内破解了实际教学中存在的难题,促进了学校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丰富了中学课堂教学策略。学校教学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

⑶提高了教师的科研能力,取得了一批研究成果。课题组成员在研究工作中结合自身教学实际,学习现代教育技术理论和现代教学理论,力求做到理论与实践结合,借鉴与创新结合,理论素养和研究水平有了很大提高。撰写系列研究论文58篇。有33篇分别获得全国及省、市级一、二、三等奖;撰写多媒体教学设计30篇。有8篇分别获得省、市级一、二、三等奖,5篇论文在各级刊物发表。

⑷提高了教师的信息素养和操作技能,促进了学校的信息化建设。学校添置了越来越多的现代教育技术设备设施,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展教学的条件有了很大改善;课题组在积极开展课题研究的同时,大力加强对教师的多媒体电脑操作技能和多媒体教学课件制作技的培训,使教师通过培训掌握了现代教育技术,提高了教学技能。课题组成员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45个,有15个课件分别获得市级一、二、三等奖。有14名教师分别获得全国及省、市级优质课评比一、二、三等奖。有4个老师的课堂教学录像参评获奖,其中有两个课堂教学录像被收入志诚网校教学资源。

研究成果详见附录。

4、成果影响及推广价值

 ⑴促进了学校的信息化建设,提高了教师的信息素养。

⑵促进了对现代教育技术理论和现代教学理论的学习,提高了教师的理论素养。

⑶促进了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丰富了中学课堂教学策略。

⑷相关研究成果或发表或获奖,在市内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五、存在问题及今后设想

1、存在问题

⑴现代教育技术设施建设滞后,对课题研究前期有一定影响。

我校2006年成为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以来,学校高度重视实验工作和课题研究。但由于校园迁址,受旧楼拆迁和新楼建设工期影响,规划中的现代教育技术装备只能分步到位。设施建设滞后,致使多媒体教学短期内难以普及,对课题研究前期有一定影响。

⑵教师教学负担重工作压力大,对课题研究的深入开展有一定影响。

我校是省示范高中,学生和家长期望值大,因而面临的高考升学压力也大,教师都是满负荷甚至超工作量工作。教学负担重工作压力大,使得承担课题研究任务的教师难以抽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积极主动地投入课题研究,去查阅资料、制作课件、上多媒体课、撰写论文。这种被动应付不利于课题研究的深入开展。

⑶多媒体教学手段与常规教学手段如何进一步优化组合,以便最大限度地优化教学过程,有待进一步研究。

⑷限于理论水平,撰写的研究论文多属经验总结,层次有待进一步提高。

2、今后设想

⑴深化课题研究,推广运用课题研究成果,提高多媒体教学水平。

⑵进一步充实完善传统教学和多媒体教学优势互补教学策略。

⑶利用校园网和局域网,进行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研究。

六、附录与参考文献

1、参考文献

⑴朱慕菊  走进新课程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4

⑵彭 军  论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教育技术通讯》2000.11

⑶方军美联邦教育部颁布《国家教育技术计划》----提出发展教育技术七项建议  《世界教育信息》2005(10):30-32

⑷王珠珠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学与教的理论与实践  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6.9

⑸闫志明  多媒体教学生成理论及其定律----对理查德.E.迈耶博士的多媒体学习研究的综述 《电化教育研究》2008年第06期

⑹杨爱芬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多媒体教学方法和传统课堂教学方法的比较  http://www.blcu.edu cn.

⑺谢明建  网络教育与传统教育方法优势互补的实践方法探索  http://www.foxshuo.com/article/info/66269_2.htm

2、成果附录

 

巢湖二中多媒体教学成果(论文)统计(2006-2010年)

 

 

姓  名

成果名称

获奖等级

时间

周大更

新课程物理演示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全国三等奖、省一等奖

2007

刘  宪

多媒体运用与语文教学

市一等奖、省三等奖

2006

陈万新

CAI在数学教学中的辅助功能及其合理应用

市二等奖

2006

何晓琴

语文课件制作应注意的问题

市二等奖

2006

周大更

关于初中物理多媒体教学的几点思考

市二等奖

2006

朱冬民

        别让多媒体语文教学误入歧途   

市二等奖

2006

骆正魁

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误用及对策

市二等奖

2006

孔  静

    浅谈多媒体在立体几何教学中的应用

市二等奖

2006

昂  冉

欲善其事,先利其器

市二等奖

2008

周  云

谈多媒体电化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市三等奖

2006

鲍  琼

对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整合的实践与思考

市三等奖

2006

许玉贵

让高中历史教学走进“e时代”

市三等奖

2006

陈  俊

拥有财产的权利

市三等奖

2008

宋建军

多媒体技术特点及其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市二等奖

2009

蒋  铸

谈政治学科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

市二等奖

2009

宋艳芳

论计算机辅助英语教学的优势及其合理应用

市二等奖

2009

刘玲玲

多媒体教学之我见

市三等奖

2009

何黎黎

如何适当地使用多媒体教学

市二等奖

2009

李群

不爱“包装”爱“武装”

市二等奖

2009

李  华

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与多媒体的整合

市二等奖

2009

赵  勇

多媒体技术应用于数学教学的优势与不足

市三等奖

2009

张鸣平

“细胞器”一节教学感受           

市二等奖

2009

徐  建

没有课件,照样CAI

市一等奖

2010

方  岚

多媒体网络环境下的英语阅读课堂导入

市一等奖

2010

洪  芳

谈多媒体辅助教学和英语课堂教学

市二等奖

2010

周虞旺

让多媒体为数学课堂教学点睛

市三等奖

2010

李秀云

多媒体教学让说明文课堂乐趣无穷

市三等奖

2010

陈婷婷

语文课堂与多媒体教学

市三等奖

2010

季振中

谈多媒体课件在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市三等奖

2010

张  丽

多媒体教学,让高中英语阅读课更有效

市三等奖

2010

张鸣平

生物学科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优势互补策略

市三等奖

2010

刘玲玲

函数的图象

市三等奖

2010

陈  俊

新时代的劳动者

市三等奖

2010

 

巢湖二中多媒体教学成果(课件、设计)统计(2006-2010年)

 

 

 

姓  名

成果名称

获奖等级

时间

尹金虎

常见的天气系统

市一等奖

2006

胡晓莉

看云识天气

市二等奖

2006

张欢欢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绘画

市二等奖

2006

周书坤

传染病及其预防  

市二等奖

2006

黄  敏

古奥运会与顾拜旦

市二等奖

2006

朱冬民

警察与赞美诗

市二等奖

2006

鲁传响

中东

市二等奖

2006

何晓琴

陋室铭

市三等奖

2006

秦  丽

三峡

市二等奖

2008

蒋  铸

新时代劳动者    

市二等奖

2008

宋建军

力的合成(必修1)

市二等奖

2008

何金春

库仑定律(必修3-1)

市二等奖

2008

陈  铭

质点在平面内的运动

市二等奖

2008

章礼华

让人物形象生动起来

市一等奖

2009

汪贤敏

幼时记趣

市三等奖

2009

张  悦

美国

市一等奖

2010

李  群

湘夫人

市二等奖

2010

张汝梅

Module7 Unit21 Lesson One Super Athletes

市三等奖

2010

朱宏春

戏曲大舞台(教学设计)           

市二等奖

2006

宋建军

5.1交变电流(教学设计)

市一等奖、省二等奖

2009

鲍  祥

山岳的形成(教学设计)

市二等奖、省三等奖

2009

黄丽梅

Unit7 Lesson1 The Spirit of Explorers(教学设计)

市二等奖

2010

左泽娥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教学设计)

市二等奖

2010

郭  艳

Stories from History—Reading(教学设计)

市三等奖

2010

 

 

 

 

 

 

 

 

 

巢湖二中多媒体教学成果(优质课)统计(2006-2010年)

 

 

姓  名

成果名称

获奖等级

获奖时间

周大更

探究滑轮摩擦力的大小

全国三等奖

2007

宋建军

交变电流

省二等奖

2008

曹顶江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省二等奖

2006

张鸣平

消化和吸收

市一等奖

2007

昂  冉

有序数对

市一等奖

2006

黄丽梅

高中英语优质课评比

市二等奖

2006

舒立萍

初中英语优质课评比

市二等奖

2007

温晓庆

初中信息技术

市一等奖

2008

马  翠

高一历史

市一等奖

2009

张强翠

高一化学

市二等奖

2009

祖朝锐

高中信息技术

市二等奖

2009

蒋  铸

高一思想政治

市优胜奖

2009

马  翠

高中历史新课程课堂教学竞赛

省二等奖

2010

李  华

高中语文优质课评比

市一等奖  省二等奖

2010

耿  磊

高中地理新课程课堂教学评比

市二等奖

2010

刘兆香

高中政治优质课评比

市二等奖

2010

宋艳芳

高中英语优质课评比

市二等奖

2010

彭  超

高中生物优质课评比

市二等奖

2010

向晓青

初中语文优质课评比

市三等奖

2010

周虞旺

高中数学优质课评比

市三等奖

2010

孙丽萍

初中数学优质课评比

市三等奖

2010

张强翠

初中化学优质课评比

市三等奖

2010

张  沛

《故都的秋》(电教优质课说课评比)

市二等奖

2010

 

 

巢湖二中多媒体教学成果(发表论文)统计(2006-2010年)

 

 

姓  名

成果名称

获奖等级

时间

朱鹏信

行于所当行,止于所当止

市一等奖、省三等奖,校刊《春华秋实》

 

2009

朱鹏信

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优势互补策略及实施途径(课题结题报告)

市一等奖、省二等奖

校刊《春华秋实》

2010

朱鹏信

传统教学手段与多媒体教学手段

优劣之比较及互补之策略

《安徽教育论坛》2010、1

2010

马积慧

“体育健康专题教育”课程

教学设计与思考实例

《体育教学》2008、11

 

Copyright © 2012 - 2020 cnktyj.cn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家课题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