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日期: 2020-07-30 16:00:00
摘要:小学是心理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期,但是由于社会、家庭、学校、自身成长等各种因素导致心理问题日渐增多。文章通过对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心理缺陷表现的分析,浅议运用学校体育的田径、球类、体操项目帮助学生在锻炼身体的同时,调节心理状态。
关键词:小学;体育;心理健康教育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心理健康问题受到人们更过的关注和重视。早在1999年8月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就指出应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在教育的全过程中,各科教学都应注重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这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有学者指出,中小学生的许多心理健康问题在教育的早期就有了苗头,尤其是各种不良习惯几乎都萌生于童年时代。也有很多研究表明小学阶段是促进学生发展的最佳年龄段,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可以预防心理健康问题。
一、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心理缺陷表现
(一)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
我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虽在这二十多年的研究历程中取得了显著成绩,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也得到越来越多重视。但是现阶段各地区学校的发展水平不一,缺乏规范,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化水平不高、指导实践能力不够,缺乏专业人员。而小学生因社会、家庭、学校、自身成长等各种因素等导致的心理问题日渐增多。严重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二)小学生心理缺陷的表现
心理缺陷,指无法保持正常人所具备的心理调节和适应等平衡能力,心理明显偏离心理健康标准,但尚未达到心理疾病的程度。心理缺陷的后果是社会适应不良。在现实的生活和心理卫生实际工作中最常见的心理缺陷是性格缺陷和情感缺陷。
小学生常见的性格缺陷主要有以下几种:
1.不适应性格:主要表现为社会适应不良,表现为人际关系和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很差,判断和辨别能力不足。在不良的社会环境影响下,容易发生不良行为。
2.偏执性格:性格固执,敏感多疑,容易产生嫉妒心理,考虑问题常以自我为中心,遇事情有责备他人倾向,这种心理缺陷不注意纠正,容易发展为偏执性精神病。
3.爆发性格:平时性格粘滞,不灵活,遇到微小的刺激脾气爆发性愤怒或激情。
4.攻击性格:性格外向,好斗。情绪高度不稳定,容易兴奋、冲动。往往对同学、老师表现敌意或攻击行为。
小学生常见的情感缺陷主要有以下几种:
1.焦虑:对客观事物和人际关系,表现出焦虑,紧张,忧心忡忡,疑虑不决。
2.躁狂状态:情绪高涨,活泼好多,动作增多,焦急频繁,声音高亢。
3.抑郁状态:情绪常常处于忧郁、沮丧、悲哀、苦闷状态。常有长吁短叹和哭泣表现。
二、小学学校体育运动对心理健康的研究
参与体育活动除了能有效的锻炼身体内脏、肌肉、体能等之外还能够帮助人体发泄情感,转移注意力,放松紧张心情,调节了锻炼者的心理状态,消除各种心理障碍。查阅文献资料发现,体育锻炼对人的感知能力、认知能力等方面发展都有很重要的作用。Petruzzello等人(1991)的分析研究表明有氧锻炼对于焦虑相关的心理生理反应(血压、心率、肌肉紧张、皮肤反应、脑电波等)总体降低效应;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琴森教授经过多年研究指出测定人脑细胞的反应速度可以看出他的思考速度和智商的高低,而经常从事体育锻炼是促进闹细胞反应速度提高的重要方法之一;Hayden等人(1984)有关有氧锻炼与焦虑和抑郁关系的研究发现,长期有规律的锻炼者比不锻炼者在较长时间内很少焦虑和抑郁;Berger(1993)认为,有规律的从事中等强度(最大心率的60%—75%),每次锻炼时间20—60min,有助于情绪改善。
1.田径运动项目有利于调节学生焦虑情绪。
田径或称田径运动是径赛、田赛和全能比赛的全称。走、跑、跳、投掷是田径运动项目中最基本的运动形式。它最主要有:竞争性强和以个人活动为主的特点。极具个人挑战性能充分提高学生的自信。田径的耐力性项目的练习能使神经兴奋与抑制、传导与反应等机能得到明显的改善。可以使人的精力充沛,精明果断,动作迅速、准确有力。田径运动的充分的有氧锻炼不仅能有效的调节学生的焦虑状态,还能有效培养学生刻苦顽强、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教师通过课堂田径比赛、游戏(例如:追逐跑、抓尾巴等)让学生在与自己、他人的挑战中得到自尊,增强自信获得更多积极向上的情绪。
2.球类运动项目有利于提升人际交往能力增强团队合作意识。
球类运动其中包括篮球、足球、羽毛球、毽球等。球类运动是学生最受欢迎的,在小学校体育教学中开展最多。具有很强的规则性、集体性以及对抗性。对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智力水平,判断能力,应变能力具有明显作用。教师通过一个比赛游戏制定设计规则(例如:传球的耍猴游戏,三对三篮球或足球比赛等),增强学生规则意识和自控能力。帮助学生在情绪激动的时候也能控制自我情绪,利用学生之间的相互监督,保证规则的有效性。在比赛游戏中,学生的团队配合更加突出,不仅要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还要处理好人与器材之间的关系,让学生体会到什么是真正的团队配合,通过交流讨论、分析,制定战术。在整个合作的过程中学会理解他人,帮助他人,增强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3.体操类运动项目有利于提高受挫能力。
体操是指通过徒手、持轻器械或在器械上完成不同类型与难度的单个动作、组合动作或成套动作,充分挖掘人的潜能,表现人的控制能力,并具有一定艺术要求的体育项目。小学常用的体操内容是基本体操包括:队列队形、技巧运动(例如:前滚翻、肩肘倒立等)、徒手体操、轻器械体操(例如:哑铃、体操棍等)、器械体操(例如跳马等)。体操运动对于学生的手脚、全身的协调性要求较高,例如:前滚翻动作对于初学者具有一定难度,当学生独自不能完成动作时,就需要同伴的帮助与保护。在学习动作的过程中学生通过相互协调配合来共同完成目标,培养彼此相互信任的意识,在互帮互助的学习氛围中增强交往、互动能力提升人际关系。
4.“两操”有利调节情绪增强自信。
小学广播体操为全国第三套广播体操分为《七彩阳光》、《希望风帆》两套操。<<七彩阳光>>最大的特点是动作简单、新颖,音乐旋律动听,节奏感强,让学生感受到阳光下"热情欢快"、"健康向上"的精神面貌和青春的生机与活力。《希望风帆》题寓意是:“在阳光下的少年儿童,扬起希望的风帆,乘风破浪,远航天涯,体现积极进取和美好生活的憧憬。”使小学生能在愉悦的气氛中进行锻炼,朝气蓬勃健康成长。教师利用广播操动作简单易学,在学习中容易增强学生的自信,肯定自身能力特点,提高学习积极性;配合音乐节奏的强劲和舒缓交替让学生让学生的身体、心灵由紧张到缓慢逐渐过渡,达到释放、调节、舒缓心情的作用。
三、结束语
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下,人们的越发关注心理健康问题。从小培养一个良好的心理状态显得尤为重要,这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体育教师根据小学生常见的心理缺陷通过课堂体育教学,采用不同的运动项目帮助锻炼学生体格,运用语言激励、分组游戏等教学手段的同时注重帮助学生调节心理状态,让学生更好的适应社会。这就对我们教师提出高要求,要求体育教师要及时的更新教学观念,不断完善自我认知,更新体育知识和运动技能结构,以适应学校体育教学对体育教师的新要求。最终不仅要锻炼学生体格,养成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还要培养学生的良好心理状态,让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李荣.体育教学对非智力因素的影响.教育发展研究[J],2004.4
[2]黄瑞元.学校体育与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松辽学刊[J],2002.5
[3]徐亚妮.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探析.兰州教育学院学报[J],2003.1
[4]杨小红.如何把健康教育寓于体育教学.山东体育科技[J],2002.6
[5]林筱颖.小学生心理缺陷与心理健康教育状况相关性及影响的研究.[D]:[硕士学士论文].广西.广西师范大学,2009

Copyright © 2012 - 2020 cnktyj.cn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家课题网 版权所有